1月20日訊 對于中超金元時代的歷史遺留問題“調節費”,《足球報》發文做出了點評,認為如何按照規定返還將考驗中足聯的智慧。
調節費源于2017年5月,中國足協發布的《關于限制高價引援的通知》(足球字[2017]254號),其中“引援調節費的收取及使用”的條款對“調節費”收取和使用做出了說明。俱樂部引入的外援轉會費超過4500萬元人民幣、內援轉會費超過2000萬元人民幣的俱樂部,都要等額繳納引援調節費。
調節費從2017年夏窗開始收取。調節費的征收方式,經歷了從“等額補繳”到“差額補繳”的過程,征收范圍也從引援費擴大到球員買斷費、解約金等,以至于調節費的征繳總額至今仍然是個謎,據外界估計高達15-18億元人民幣。依照原本征收時的政策,引援調節費可以向俱樂部退還25%,但只能用于俱樂部青訓。隨著中超金元時代結束,俱樂部經營陷入低谷,此時調節費的返還成為中超最大的歷史遺留問題。
對于中足聯而言,調節費問題涉及方方面面。從調節費的具體總額,到是否延續至多返還25%的比例,再到如何監督調節費返回后的資金使用問題,都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在合適的時機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如今國內各級政府格外重視青訓的大背景,也在推動調節費問題的解決。顯然,如果調節費問題能夠最終得到妥善解決,這筆資金的使用途徑最終還是要落在青訓方面。
向俱樂部返還調節費的具體難題,首先要面對的困難就是,當年繳納引援調節費的部分俱樂部已停止運營,其梯隊和青訓項目也不復存在,即使返還,按當時的政策考量,這筆資金已無處可用。其次是,當年繳納了引援調節費的部分俱樂部現在沒有通過準入關,但依然保留著青訓梯隊,如果返還了25%的引援調節費,那又如何確保調節費返還后能真正用于青訓呢?畢竟這類俱樂部沒在中國足協注冊,中國足協和中足聯如何管理、監督?對于目前仍在繼續運營的俱樂部,調節費返還后同樣面臨是否專款專用于青訓的監督問題,這需要中足聯找到切實有效的監督方案。
調節費應該返還給俱樂部的25%部分,如何返還?返還后如何監督??顚S茫繉Υ?,中足聯需要通過扎實的調查和評估,根據不同俱樂部的不同情況,拿出合理合規的監督方案。俱樂部可以將每年的青訓開支列出預算,經審核通過后獲得調節費返還,但是這樣的解決方案,最關鍵的一點是,中足聯要在成立后理順自身的繼承權、處置權,畢竟當年發文、征繳時的單位是“中國足球協會職業聯賽理事會”(職局字[2017]83號)。當然,只要中國足協、中足聯能真正將調節費作為必須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予以高度重視,這一“老大難”問題就能進入議事日程并推進落實。
此外,近年部分中超俱樂部財務困窘,維持一線隊運營已顯艱難,也很難投入更多資金用于青訓,因此,基于當前推進青訓空前積極的大背景,是否可以擴大調節費的返還比例,同樣需要中足聯結合實際情況給出明確結論。此舉客觀上能減輕俱樂部在青訓投入上的負擔,也能夠進一步加大俱樂部的青訓投入力度。擴大調節費的返還比例也符合當初設置調節費專款發展俱樂部青訓的初衷,本質上還是有利于中超俱樂部的青訓梯隊建設。